這一趟螢火蟲之旅,在梅嶺。螢火蟲的照片非常少,嚴格來說是旅遊紀行XD
我記得我第一次尋螢,
是在N年前的嘉義瑞里。
之前只能用眼睛感受,
這次想試著用相機好好記錄。
先在PTT上面做足了功課(也謝謝Tainan版pipi大的不吝分享),
就這樣從高雄驅車前往。
早上11點從高雄出發到梅嶺會先經過玉井,
因為到玉井也才中午12:30,
離螢火蟲上班的時間還非常充裕,
就尋覓四周的景點:江家古厝、永興吊橋。
╰這是江家古厝前的「半月池」。
名字取得很美, 五月的初夏蓮花已綻放。
╰比較像是睡蓮的形狀,花瓣白中帶點紫邊。
╰聚落中心的宗祠。
江家古厝位於台三線台南玉井、楠西間的江家古厝,
是公認全台最大且保存相當完善的傳統閩南式大型傳統農村聚落,
佔地3.5公頃的古厝聚落,保留了200年歷史的土角厝、竹編厝,以及日治時代的紅磚屋、洗石子屋,仿佛是臺灣300年來農家建築變遷的縮影,
最大特色是10幾代聚居而未分家,保留了「宋江陣」的歷史文化,整個聚落採公司化管理,嚴禁蓋高樓,是活的聚落博物館,
江家古厝目前仍有30餘戶,整個古厝群包括土角厝、磚墻、鐵皮屋、混凝土墻、竹編牆等10餘種建築格式,130多棟房屋,
有的雖已更新重建,但多數為20年以上屋舍,更有多棟百餘年歷史老屋。
╰日治時期的政府公告碑文,大意是告誡當地居民別任意豢養寵物免得破壞穀物云云。
╰整個聚落保持完整,而且尚有人居住其中,走著走著還會遇到聊天甚歡的老人們。
╰古早的汲水器,仍可使用。
╰傳說中的「土角厝」。
標示牌說明: 土角厝之優點為隔熱性強,冬暖夏涼,清爽舒適,又可就地取材,節省許多建材費用。缺點為怕水,如遇下雨積水會融化或脫落。
我看到融化兩字有點傻眼,
難怪現在看起來一副搖搖欲墜的模樣。
╰土角厝裂縫中的細節,可清晰看見混拌其中的稻草穀物。
╰已翻新的房屋外,吊著數串大蒜。
╰等待修建的老厝,可看見歷史的痕跡。
牆壁仍留有舊年代的明星畫像,
我好像在我外婆老家的舅舅房裡見過。
╰適合泛黃色調的角落。
╰結實累累的芒果樹。
前往古井的路上,種滿土芒果樹,
看來就快到芒果豐收的季節了。
這些可愛的土芒果,
讓我想到中正大學前方大學路上的土芒果樹,
打芒果的景象與大一撿拾所嚐的酸甜滋味,
混雜的回憶倏忽閃過。
╰永興吊橋。
說是吊橋,以為是山間的危聳吊橋,
結果這個吊橋是橫跨寬敞河流的鋼筋吊橋。
全程來回約莫要20分鐘吧(所以我們半途折返了XD)
╰非常穩固又路途遙遠的吊橋。
╰不要想不開啊~~(踹)
結果這篇是假賞螢之名,實是四處亂晃的雜記。
在梅嶺山下晃蕩到3點,
正式進入梅嶺山上。
╰梅嶺主要的賞螢步道有二:中間的梅峰古道以及左邊的伍龍步道。
在參考pipi大的文章之後,決定走伍龍步道。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要走很久的山路(60分鐘),
但完全沒有「累」的心理準備啊啊啊,
我現在的小腿呈現無敵痠痛的狀態=_=
不過越是辛苦的尋覓,
美景總是特別的令人難以忘懷。
╰我非常想把這兩個標牌直接貼在那些沒常識沒知識的人的面前。
在來梅嶺賞螢之前,我們做足了功課,
包括:
1.最好把車停在伍龍殿之前,不要開車進去,以免打擾螢火蟲。
2.如要用手電筒,請用紅色玻璃紙罩著。
3.更不用說伸手去抓牠們,牠們會驚嚇而死的。
簡單說,任何電子產品的光源(車頭燈更不用說)都會嚇到牠們的。
想想看嘛,你如果正在「辦事」突然有人拿燈照會有何心情。
╰沿路有許多梅樹,地上鋪滿發酵的梅果。
╰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好多小小的小屁股XD
╰愛玉,梅子口味。
我們走到出水休息站,
呈現喘不過氣的狀態,
遠遠看到阿桑的攤販,
加足馬力往向裡頭的座椅。
阿桑非常和藹可親,也不會強力推銷產品,
只說坐不用錢,歡迎休息。
後來我們點了一杯愛玉,
阿桑也很體貼的用不冰的給我們喝(氣喘吁吁千萬不能灌冰涼的飲品)。
喝第一口,意外嚐到酸甜的滋味,
竟然是梅醋口味的愛玉,
第一次嚐到,酸酸甜甜,
在爬了一段山路之後,
更顯美味可口。
╰起霧的山路。
離開出水休息站後,
約莫五點左右,開始起濃霧,
且飄起雨,聽說下雨螢火蟲不會出來,
因此暗暗祈求下到七點之前就停止。
幸好之後就慢慢放晴了。
╰悠閒的角落。
我們終於走到土地公廟處。
但那邊有三條岔路,
左邊是往另外一座山觀賞一線天,
而迷惑於中間(標示往賴媽媽饅頭店)與最右邊(標示往竹仔山)究竟哪條才是往紫斑蝶谷。
看地圖判斷起來是最右邊,
但走了一段之後,覺得路況不甚佳,又折返走中間那條往賴媽媽手工饅頭的路。
╰讓我忍不住吃第二顆的梅子饅頭(10元/顆)
後來詢問老闆娘才知道我們適才折返的那條路才是對的,
不過因此才得以吃到好吃的梅子饅頭。
它與一般饅頭的鬆軟不同,極有嚼勁,
梅子的酸甜滋味非常獨特。
在賴媽媽休息了好一陣子,
坐在搖椅上,山間的涼風甚為舒適,
再加上沒甚麼蚊蟲(這點非常難得,我是傳說中的行動捕蚊燈),
搖椅輕輕擺動,非常舒服。
離開饅頭店,
繼續走回適才折返的那條路,
終於走到紫斑蝶谷。
已經有人在那邊等待,
而且是開車來的。
真的強烈建議不要開車進來,
除了影響觀賞以及拍照之外,
更重要的是破壞螢火蟲的生態啊。
╰螢光點點。
等到約莫七點,螢火蟲們開始上班囉。
先從發現一兩隻的驚喜,到充滿眼前的驚詫,
這樣美的夏日景象,
怎能不心懷珍惜呢?
╰流螢,滿山光點。
可還是有很多人大剌剌的開著連人都覺刺眼的手電筒,
像上面這張照片中央的白色光點即是。
最可惡的就是開車進來然後又開著車燈匆匆離去。
要嘛就待到螢火蟲下班,
這樣既影響他人又干擾螢火蟲,
真的很糟糕。
這天晚上月光盈滿,不開手電筒都看的到自己的影子,
因此也讓長曝之後的背景容易過亮,
但曝短螢光又不明顯。
後來拍了幾張後,
人越來越多,
很難找到清靜的地方可以好好拍攝,
於是決定下山,
看沿途有沒有其他地方可欣賞。
結果證實紫斑蝶谷那邊是最多螢火蟲的地區。
╰沿途所謂的「賞螢區」。
下山之後,途經有標示「賞螢區」的地方,
都只見零星螢光。
不過也足夠了,
帶著滿滿的螢光,
充滿心中。
這一趟賞螢下來,
可以理解螢火蟲為何會越來越少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