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 關西空港 → 伏見稻荷大社 → 伊勢丹百貨10F拉麵小路 →京都駅APA HOTEL堀川通
》》飛行前後的瑣事
早上出發時非常匆忙,起因於我的手機。讓我想到之前有人跟我說,現在這種3C產品壽命大概是一年,一年一到,很神奇的就會出現各種狀況逼使用者換掉。
總之,原本預定凌晨三點半起床、四點半從台南出發、五點半到小港機場登機、七點半起飛,結果變成四點半起床(而且是被我家貓咪踩醒)、五點從台南出發,不過,一樣五點半到達機場,感謝家父義不容辭的駕(飆)駛(車)。
這陣子天氣不穩定,台灣很明顯感受到災情,雨一陣一陣的灑不停;出發前幾天密切注意日本的天氣預報,降雨機率也是50%左右,看來是遇雨遇定了。雖然今早高雄小港沒甚麼雨,讓我開心了一下。
在登機時,華航的服務人員問了我一些問題,不知是閒聊還是觀察,讓我緊張了一下,問的內容包括「去念書嗎?自己去嗎?預計住哪裡?機票花多少錢?」這些,後來幫我安排在安全門靠窗的舒適位置,他最後笑著跟我說祝旅途愉快所以我判斷是閒聊吧。以為會在日本入境時被問的問題倒是在台灣被問完了。
這次搭的飛機讓我有點訝異的小,因為之前搭過飛往香港以及上海的飛機,是有兩道走道;這次搭的只有一個走道。
早上餓著肚子出門,機上餐即使味道普通還是吃了不少。
飛機上播放怪獸大學,配音有英文跟日文,我轉到日文配音,聽著有趣,偶爾看看窗外白雲之上的晴朗,漸漸睡去,然後夢見同樣晴朗的關西。
事實證明我做的夢是一場空,一降落關西機場,雨噴上窗戶,我心情也沉了不少,後面的小孩哇哇叫著在下雨耶,我也在心裡跟他一起哭叫。
順利入境後,到綠色窗口兌換出發前在網路訂好的HARUKA&ICACA套票,ICOCA有點像是我們的悠遊卡,我是換無嘴貓的款式(以前我是極力排斥,隨著年齡漸長好像沒有那麼討厭她了)。坐上前往京都的HARUKA,車程七十五分鐘。
機上三小時,HARUKA一小時半,略長時間的等待讓我有點沉悶,大概是陰雨的關係;幸好到京都時雨已經停了。
到了京都車站,偌大的現代化車站讓我咋舌,一個京都車站包含JR、近鐵、地下鐵、巴士站、百貨公司…等,即使標示清楚,第一次去的外國人不迷路應該非常難,所以我在裡面多晃了幾圈才找到中央口。
Check in時體認到我的外語能力真的只是堪用。簡單說就是以分離的單字來達成溝通,倒也就はいはいOK OK的達到目標了XDD 接下來的旅程大概也是用英文與日文的單字來闖關吧(握拳)。
終於,要前往今天第一個行程:伏見稻荷大社。
》》滿山赤紅的千本鳥居──伏見稻荷大社
當然又在京都車站迷了一下路,一時間找不到JR奈良線的普通車月台,幸好最後坐對車了。
途中經過東福寺站,在第三站稻荷站下車。如上圖所示,一出車站,立刻就能看到對面紅色的鳥居,非常好找。
伏見稻荷大社位於稻荷山的山麓,在傳統上整個稻荷山的範圍都被視為是神域(聖地)的範圍。自古以來就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神社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使得該神社成為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另外,起源於江戶時代的習俗,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往往會捐款在神社境內豎立一座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見稻荷大社的範圍內豎有數量驚人的大小鳥居,而以「千本鳥居」之名聞名日本全國乃至於海外。捐款豎立鳥居的單位包含個人、公司行號乃至於各地的商會組織,目前現存的鳥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間。
門口大型鳥居進去之後是寬敞的大道,走起來心胸頓時開闊起來。
有趣的是這個東西,我在日本各處角落常見到它。這個消防用水桶保持有水,實質效益貌似不大,但仔細想想,日本到處都是木造建築,百年千年的木造世界遺產又到處都是,如果能在火苗初竄時立即有水來撲滅,就能遏止火災蔓延,如此也就不必具備使用滅火器的技術了,達到人人都能滅火的效益。小小一個水桶,卻有大大效用哪。
稻荷大社到處都會看到狐狸,嘴巴咬著鑰匙,因日本古早是務農社會而狐狸會替農家抓捕破壞農作物的田鼠、野兔等,所以亦被視為稻荷神的使者。中世紀以後,工商業逐漸發達,而主管豐產的稻荷神,也開始象徵財富,被工商業界敬奉。
右手邊是原本是為了祭祀荷田春滿所設、目前已獨立而出的東丸神社。
旁邊牆上掛滿祈求學業順利的繪馬以及紙鶴,非常壯觀。我在這裡也替我哥祈求在英國學業順利、平安歸國,但願心中所求上達天聽。
我到這裡時已經下午四點,往下走的遊客居多。我依然拾級而上,腳步迅捷的爬上大名鼎鼎的千本鳥居。
一個鳥居接著一個鳥居,數大即是美。
不過必須實話實說,要不是還有依稀的外國遊客跟著上山,我還真不敢獨自在這種天色之下久待,略有陰森之氣,這裡還是建議早點來比較舒適。
我大概爬到中間,看看時間已五點多,決定返回。在回程路上遇到了不少可愛驚喜。
不想直接去坐車,就在車站附近街道走了一陣子。
不過再逗留下去我就要餓扁了。早上吃一半的機上餐,中餐沒吃只買了車站的麵包充饑,爬完稻荷山之後整個餓到貼背。
我的日語非常的皮毛,所以我不知道我點到甚麼,送上的是這兩碗。
一時間我倒是愣住了,我以為這間店是拉麵店,就是那種我們知道的湯麵拉麵。後來我定睛看了一下眼前的介紹看板,我大概是走到中華麵店了。偷瞄旁邊日本男兒的吃法,是把麵條放進另一碗醬汁中沾附著吃下,我也就比照辦理了。
看起來非常美味,吃起來當然也很讚。抹茶帶點苦味,中和了紅豆的甜味,白玉湯圓更是Q彈,甜筒的餅乾也非常好吃。抹茶沾紅豆再咬口餅乾,它們各自吃滋味固然不錯,但三者中和過後的味道我更加喜歡。
但是,再怎麼好吃,我的食量依然有限,剛吃完一份拉麵其實我已經頗飽,硬是吃了這份量不容小覷的抹茶霜淇淋,我吃到後來都不知道在吃甚麼…。
這就是我目前覺得獨自旅行的壞處吧(苦笑),如果兩人以上出來,就能每種都吃到而又不會吃到過飽。
在車站裡晃蕩好一陣子,買了一張我非常喜愛的明信片,結束今天的行程。
京都塔這時我才第一次仔細注視,夜晚顯得美麗許多。我也帶著滿心喜悅,期待明天的行程。
---------------------------------------------------------------------------------
---------------------------------------------------------------------------------
※今日小發現之一:路上幾乎都是仙貝車(掀背車),十台有八台是。
※今日小發現之二:日本女生幾乎都有化妝,年齡層很廣,略有年紀的也會畫,大概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禮貌。妝容都很完美,少有狼狽狀況。特色是都會畫上極為明顯的腮紅,輕透白皙的底妝加上可愛的大腮紅,真是賞心悅目。(之後我也就入境隨俗的畫上大大的腮紅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