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の京都。第二天



Day 2
三十三間堂 → 
清水寺 → 八坂神社  錦天滿宮 → 京極通



》》出發前的心理準備
前一晚其實有些輾轉不安,換到新的睡覺環境又自己睡,眼皮閉了又開,開了又閉,但因為實在疲倦,也沒讓我眼皮開闔多久就一覺到天明了。
早上試著像日本女孩畫了顏色較明顯、範圍較大的腮紅,在台灣我不太會這樣畫,既然來了就入境隨俗一下啦(至於有沒有日本女孩的清新可愛感那就是個人問題了哈哈哈)
化完妝才發現外面下起不小的雨,看窗外的上班族踏著頗大的水花疾走著,看來今天無法像昨天那樣幸運碰到天晴了。
APA HOTEL京都堀川通的早餐還不錯,趁可以自助選擇的時候多吃點菜,補充外食蔬菜不足的狀況。亦是入境隨俗的合掌輕喃我開動了以及我吃飽了,這時候在旅館多數遇到上班族出差住宿,看著他們西裝筆挺的安靜迅速獨自吃飯,我恍若置身事外地悠閒享用以及四處拍照。我看這些上班族即使後來觀光遊客大量出現喧騰著哪樣東西好不好吃(而且操著台語呢),也低著頭迅速合掌說開動了迅速又優雅的扒飯然後迅速合掌說吃飽了提著辦公包離開,大概這些在京都的當地人已經對這些各種國籍的觀光客司空見慣了。
說來說去我也是觀光客之一只是一個人沒能跟旅伴吵鬧罷了XD  倒是每次遇到日本人跟我說話,都是以日語霹哩啪啦的講了一大串,直到我開口說了幾個笨拙的詞彙諸如はいい、そが、ありがとございます他們才發現我是外國人而嘗試轉換成英文或手勢。這個前後轉換的差異非常有趣。




雨勢在我走到公車站時依然滂沱,看了看行程計畫也沒有能頂替的,決定就這樣照原計畫豁出去了。


》》三十三間堂,巨大的震撼與感動
撐著傘從公車跳下,我與一些遊客同時呆愣著,大概因為滂沱的雨讓視線模糊,一時找不到目標。隨即發現三十三間堂的指示,踏著水走去。



三十三間堂的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的名稱是因正殿內,由三十三根立柱隔開的間隔而得名。在三十三間堂長約一百二十公尺長的殿內,以正殿中央的一尊千手觀音坐像(國寶)為中心,一千零一尊千姿百態、栩詡如生、神態各異的千手觀音立像沿兩側整整齊齊的一字排開,金碧輝煌,氣勢奪人, 是三十三間堂的壓卷作品。




因為裡面不能拍照,就用純文字記錄了。
我一踏進三十三間堂,頓時震懾的停住腳步。一尊一尊的觀音排列成群,千座觀音的法像貌似一致卻又各有栩栩如生的神情,如此龐大的肅穆莊嚴組合在一起,讓人幾乎軟腳跪地。我緩步走著,看那一尊尊觀音,終於忍不住感動的落下淚來,多麼偉大的人文遺跡,無關宗教信仰,純然是美與歷史的力量在騷動。
歷史之悠久,從斑駁的巨大木柱以及觀音尊身可看出端倪。不過在修復方面日本當地都很積極進行又不破壞本身,這是我到今天為止所走過的日本歷史遺跡得到的結論。




三十三間堂現在依然由天台宗管理,觀賞的同時會遇到修行者忙碌於工作,現場更有穿著灰色袍服的師父在提供需要付費的周邊物品,讓來此參拜的人們得以換取安身。
走出本殿沒多久,遇到一群中學生來參觀,大概是校外教學或是畢業旅行吧,幸好我比他們早到,才能獲得這片刻又恆久的寧靜。




避開人群,我走到洗手處,從外面欣賞完整的三十三間堂外觀。




從照片可以看到雨勢之大,我的鞋子此時差不多濕一半了。遊客並沒有因此特別少,今日我走到哪都有為數不少的遊客與我一樣在雨中觀光。


》》欲一躍而下的美景──清水寺



坐公車到不遠處的清水寺,我從五条坂出發,此時因為接近中午店家差不多都開了,我很快的就在爬坡的起頭就被特色小店絆住。我走進賣許多閃亮可愛的髮簪小店,沒想到店員之一也是台灣人,非常親切,雖然我最後沒有買(很心動但價格有點買不下去啊啊),等下次有旅伴來體驗和服時,再來這間店買根美麗髮簪吧。




終於走到清水寺,遊客並沒有因為雨天而稀少。雨天拍照著實麻煩,左手撐傘,於是只能單手照相以及調整,靈敏度頓時大減,大概是這種狼狽感讓我體力消耗甚快吧(我絕對不會說是因為平時少運動)。




仁王門前聚集眾多遊客拍照,在這裡一點也不會覺得在異國,因為我身邊充滿講著流利台語與國語的台灣人與大陸人哪!




站在清水寺本殿前,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風俗民情,有的伸手把煙抹在頭上繞幾圈,有的拿適才買的御守在爐上繞圈,更多的是拿著相機胡亂拍照。日本當地有個習慣,不太會直接拍攝神社寺院的神像,更不會打擾殿前祈禱的人,在清水寺這裡,還真是見識到外國人(特別是對岸的)不懂閱讀空氣的特質。到哪裡觀光,盡量融入當地,並事先了解風俗民情,不懂時可觀察當地人怎麼做,這是我出門旅遊時會注意的事項,但此時此刻真的讓我傻眼:一位婆婆在殿前合掌專注祈禱,另一位操著大陸口音的婦人也衝到殿前,極靠近那位婆婆,無視當時現場,對著同伴嚷嚷要幫自己跟本殿合照。
還是看看風景比較美吧。
從這裡可以眺望到市區的京都塔。




我在這裡抽了這次旅途唯一的一支籤,然後是………




囧,看字面能猜個一二,旁邊的韓國籍阿桑還探頭看了我的籤,用韓語不知與同伴說了甚麼。
總之,趕緊拿去綁在解凶樹枝上消災解厄吧。




我實在不會綁,隨意打結,結果差點撕破XD




途經位於清水寺內部的地主神社,主要求的是姻緣。




很多年輕女孩在殿前很虔誠的祈求,我這不年輕的也低調的在旁邊祈求了一下:有緣人來相會。




這個東西很有趣。在小人形狀的紙條寫上自己的名字與出生年月日,再浸到旁邊的水桶,求得避災(防小人?)。




繼續依照指示往下走,可以完整看到清水舞台。
看得出有好幾層樓高,日本俗諺有此說:「從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下りる),用來形容抱持破釜沉舟的心情來完成某件事。




看這高度...還是別輕易嘗試吧XD

離開清水寺之後,往二年坂前進。




沿路有各種打著「京都」字牌的特色名產,值得一提就是醃漬物,京都最多就屬醃漬蔬菜,試吃也毫不吝嗇,我連吃了好幾種,大概就醃漬大根(白蘿蔔)最對味。本想帶一些回台灣,考量湯湯水水攜帶不易也就作罷了。




其次是生八橋,沿途販賣的店家不少,試吃依然大方,切的頗蠻大塊,一開始覺得甜的有味,但連吃幾家也就膩了,畢竟我是鹹鹹人不是甜甜人。意思意思的買了一包當伴手禮。




走著走著已過十二點,因為試吃,肚子沒有很餓,怕又飽脹過頭,原本美味的東西回憶起來都不美味啦,決定找間茶室吃點點心坐下來充充電。




東張西望找不到想進去的,突然一陣大雨,讓我先到某處屋簷躲避。



一陣烤物的香氣竄進鼻中,回頭發現老闆在烤糰子,也就走進去點了一份糰子。




一咬下去,鹹中帶甜的醬香讓我驚呼了一聲,在京都的第二天總是在吃甜食(京菓子眾多啊),好吃是好吃,但對我這鹹鹹人來說有些膩嘴,吃到這樣鹹甜的點心,實在開心。




糰子熱呼呼黏QQ,配上熱呼呼的茶,兩相得宜的組合讓我心中不斷灑花。想慢慢品嘗又因為太好吃轉眼就吃光了。
結帳時一時找不到二十元,把每個硬幣都翻起來細看上頭數字,店員非常親切的拿出收銀台的二十元給我看,好讓我找尋,讓我心暖暖的。









在二年坂中間,有個地藏小路,甚是可愛。看著他們彷彿鬱悶的心情都能開朗起來。
走進去是販售宮崎駿動畫周邊商品的店,價格蠻驚人的,就純欣賞了。旁邊就是小地藏作家的作品展示店,在裡面可以買到小地藏相關週邊商品,明信片很值得買。






沿路雨勢忽大忽小,有時大到需要躲避,有時又停歇,就這樣反覆進出各種店家,我走到了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燈籠滿滿



八坂神社是日本全國3,000多間八坂神社的總社,自古以來香火鼎盛,地方居民親切的稱呼為「祇園樣」,也有「祇園社」或「感神院」等稱呼。正殿是「神殿」及「拜殿」兩棟不同的建築,是以同一屋頂涵蓋的建築樣式「祇園造」,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夏日慶典「祇園祭」是京都三大祭典之一,每當祭典期間,熱鬧非凡




雨勢越來越大,我的布鞋差不多全濕,也就無所謂到處踩水了。






這裡的奉納箱特別高,我還墊腳尖確認這是不是奉納箱。投了錢幣,搖搖鈴,這個鈴似乎特別宏亮。




碰巧遇到一對男女在殿中接受神官祝禱,在雨聲中裡迴盪低沉的祝禱聲。
離開八坂神社,對街就是祇園,沿著大路走去就會遇到花見小路。我原本計畫是走花見小路到白川通,沿途享受悠閒散步,但雨沒有漸緩,又我此時已疲累的無法在大雨中悠閒散步,選擇直走祇園意思意思地逛逛商店街。




途經鴨川,幾天後其中一個行程是到鴨川跳烏龜(在鴨川某段河上放有石頭烏龜提供有趣的過河方式),看這滔滔江水大概連龜殼都見不著了。
原本計畫晚上到先斗町看看古時花街以及享用晚餐,此時才下午四點且我有點靠意志力在行走了,且我需要買休足時間來養腳,決定直接去新亰極的藥妝店買足這次的購物清單。

》》隱身熱鬧街道中的小神社──錦天滿宮




沿途經過錦天滿宮,因天色漸暗,燈籠都亮了起來,頗有氣氛。




小小的錦天滿宮藏在這熱鬧的街道中,京都似乎處處都有這種矛盾的時空錯位感。








這個自動求籤機很有趣(應該說很詭異),我在高雄蓮池潭有看過類似的機器,差在小小神明的長相不同。另外一台是一隻牛,模樣十分逗(詭)趣(異)。
然後我相機在這時候用完了最後一顆電池,OlympusE-M5電池續航力真的讓我嘆氣不已唉唉。看來兩顆電池還不夠替換。
既然相機沒電,去先斗町也無法照相,去了不能留下紀念著實可惜,決定改其他晚上再去造訪。
然後我就走到摩斯解決我的晚餐啦!平時愛吃摩斯,到日本其實也想吃吃看有甚麼不一樣,我點的是摩斯漢堡搭配薯條套餐,味道一樣美味,薯條更為鬆脆,我比較喜歡這裡摩絲炸的薯條。必須要說,我跟店員說我要Black tee,為何變成咖啡……雖然它也是黑的。
吃飽後體力略回升,我又逛了一下車站前的地下街,才回到旅館休息。
這時確實明白為何別人會說旅途中即使只是一瓶水也會感受到像是千斤重的負擔。我的右肩告訴我它覺得包包重到不行啊……明天來嘗試減輕重量吧。


---------------------------------------------------------------------------------
※今日小發現之一:公車司機真的非常貼心,他們都會戴著耳掛式麥克風,隨時提醒乘客:起步囉、剎車囉、到達XX站囉;如果經過某些站沒有人按下車鈴,還會提前詢問XX站到囉沒有人要下車嗎。讓我深切感受到台灣公車司機真是煞氣滿滿。




※今日小發現之二:在等公車時,假如有兩台公車同時來,姑且稱作A車、B車,A車先到站,而B車緊跟在後,我要坐的是B車,我習慣性的要趕快走過去搭B車,但我發現其他要搭B車的當地人都無動於衷。原來這裡的公車絕對會停到確切的位置才讓乘客上車。


今日小發現之三:行人最大,幾乎不用擔心車子搶先,這裡的行人在過馬路時非常安心,即使有車子要轉彎他們也不會想要快跑過去,因為車子幾乎會停下來等待所有行人過了才會過去。後來我也比較安心的過馬路了。

留言

  1. 你好,我剛從東京玩回來打算明年自己去京都,我也是女生,看到你的旅遊日誌信心大增,寫得很好,照片也拍得很好,期待你繼續更新更多。我剛到東京時過馬路也會帶上在台灣的習慣,後來發現日本的車子真的會等人!而且過馬路不用管轉彎車!(淚)路又很平就算走路東張西望也不怕會絆倒,超棒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稱讚。日本交通真的很有秩序,行人地位也很高(笑)不過走路還是要注意一下啦XD 東京應該也很好玩喔?有機會也想去那邊看看呢。剩下的行程我會慢慢補上,但願能盡早完成XD

      刪除
  2. 我至今也去過關西地區三次嘍!看到你的文章又想起去的快樂時光
    順帶一提,我也有A車停站,我很緊張地跑去敲B車的門經驗 後來是日本一位婆婆叫我過去,才恍然大悟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