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の京都。第四天



Day 4
大原三千院   
寶泉院   寂光院   AEON MALL




》》雨中獨自漫步,大原三千院





選擇安排第四天去大原,因為前三天都在市區,包括前幾天去的稻荷大社、清水寺、金閣寺等,都是公車十來分鐘以內就可以到達,又是遊客眾多的著名景點,差不多對人群有些倦怠,於是安排這天到遠離塵囂的大原走走。大原三千院其實非常有名,主要因為其秋天楓紅之美,相對來說這時候沒有楓紅的三千院就不一定是遊客會安排進來的景點。
五點就起床,天濛濛亮,出了一點太陽。因為到大原的車程有些久,再加上想要在三千院八點半開門時就進去參拜,獲得徹底的安靜。
早餐隨意吃了前一天買的麵包與奶茶,前往京都車站搭乘地下鐵。
從京都到大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搭京都巴士17號直達大原,一種是先搭地下鐵烏丸線到終點站國際會館,再轉搭京都巴士19號到大原。如果沒買京都觀光券,第二種比較便宜,且搭乘時間較短。我因為有航空公司送的觀光券,坐哪一種都一樣沒有價差問題,於是去的時候用第二種需要轉搭的方式。
坐上19號公車後,發現其他乘客都一坐下就低頭打盹補眠,讓我想起以前高中坐校車上學時,也是一整車的學生一坐上椅子就立刻睡覺,硬要睡到最後一刻到達校門口才肯罷休。而現在我看著窗外,風景漸漸變成山中綠意與平房稻田,有些意外大原竟然如此深入山林,驚奇的無法闔眼。




在大原站下車,只有我一個人,找到路牌後,走上參拜道路。


  

  從公車站牌走到三千院大約十到二十分鐘,由於時間尚早,沿途店家都還沒營業,因此一路除了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非常的靜謐舒適。



  

  坡度略斜,像是爬小山一樣,四周綠意盎然。


  

  一旁溪水潺潺,旁邊還掛有「使用EM菌」的牌子。因大原這裡強調使用自然農法,也就是利用EM菌來種植農作,相對這裡的溪水也非常乾淨沒有含化學物質。其實我們住的這片土地已經生病了,為了吃到肥美的蔬果,農人費盡苦心的施肥、撒農藥,經年累月下來,這樣的土地已經無法種出真正健康無殘留的農作物,全吃進了我們的肚子裡。有效微生物群(EM菌)的使用,不但使農作物傷害減少,品質變好,產量增加,連水污染的問題也連帶減少。其餘的研究也在在證明了有效微生物群在農業、水污染問題、垃圾處理、環保及資源回收、工業及建築上能有效改善。而大原就是日本眾多有使用EM菌法種植農作的鄉鎮中的其中一個。

 
  

  路上某個店家放了這個可愛的木偶,這是「大原女」的裝束,這些女性頭上插著樹枝、松葉、鮮花等,在京城沿街叫賣。也就是像下面這樣的裝束。







走沒多久就會看到這個牌子,大概是說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大原的風景,所以我就走了進去。




走在這樣的小徑中,一度走過頭又折返,才看到這番風景。






一片廣闊的稻田在眼前展開,遠方點綴著大原的小鎮風光,這樣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




旁邊的稻田沾滿露水(或者雨水),閃閃發光著。一直以來待在城市中,即使是在嘉義民雄的大學讀書,也只看過鳳梨田,因此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看稻穗,露水晶瑩,穗粒飽滿,彷彿感染了農人的心情,不禁漾起笑意。

繼續往上爬,一旁流水潺潺,非常的安靜,安靜到有點擔心會不會有熊之類的動物跑出來,而這時我喊再大聲應該也不會有人聽見。


  





終於走到三千院門口,隱約聽到莊嚴的誦經聲迴盪著。
我猶豫了一下,看到售票處有服務員在,才走了進去。參拜費700日幣,大原這裡寺院的參拜費似乎都偏高。
三千院的所在地「大原」位於京都市的東北山中,擁有豐富的大自然,自古以來是貴族及修練佛教的人為了遠離世俗而隱居的地方。三千院歷代住持皆由皇族擔任,這裡有據說是由豐臣秀吉捐贈的華麗客殿及宸殿,池泉迴游風格的有清園及池泉觀賞樣式的聚碧園令人陶醉。
因為殿中不能拍照,就把相機關機掛在身上。我剛走了進去,看到像是書房的隔間,旁邊的說明文字雖然不太明白,看了看擺設,有自來水筆以及一疊寫有經文的紙,大概猜出這裡無料提供抄寫經文。我學日本人正坐,端看紙張上有四句經文,墨色比較淡,提供人照著筆畫抄寫,我以拿毛筆的方式非常虔誠的抄寫,心裡獲得非常徹底的寧靜。抄完之後填上姓名與日期(我不知道平成幾年囧)之後拿到菩薩像前奉納,接受菩薩的保佑。
這裡的出家人都會跟遊客打招呼,我觀察當地遊客也多會非常尊敬的回應加上彎腰,我聽多了也學會跟著回應他們(而不只是點頭傻笑XD
離開本殿,雖然開始下起雨來,但我立刻被蔓延苔草的庭院給震懾。


  




  
  
  
   

  三千院的籤印有楓葉圖樣,可知這裡以秋天楓葉的景色著名。





滿眼綠意,從地上長到樹幹上的苔草以及佈滿樹枝的楓葉,身心頓時清新舒爽許多。
日本庭院常見以滿佈苔草為美,這裡亦是,更以圍欄保護避免人們踩踏。
毛茸茸的,第一次體會到苔草的美麗,在台灣印象綠苔多代表著荒涼,在日本發現它們也是園亭藝術的重大角色之一。






抬頭即可發現這裡種滿了楓樹,綠晃晃的也有一番美景,不過,可以想像楓紅時將會多麼美麗,難怪這裡十一月時會人滿為患。


  


本殿旁邊的草地上放有「地藏」的牌子,我一時間不明白哪裡有地藏,仔細一看才發現。

因為祂們小小的身軀上佈滿綠苔,還真不容易發現哪。




草地上三三兩兩出現,著實處處是驚喜。後來我才知道這些可愛的小地藏是三千院的招牌之一。




在這裡,隨處都能參見一點禪意。竹筒叮叮又咚咚隨水流擺動,綠水、楓葉與青苔,所有塵埃都落定了。





途中有無料招待的紫蘇熱茶,上面灑著金箔,看起來非常高雅,味道略為鹹酸,在帶有涼意的雨中浸入暖意。

服務小姐用日文跟我說明這是甚麼茶,我笑著說我不懂日語,她立刻拿出寫有「紫蘇」二字的紙條,啊,難怪有股香氣。




本來要歸還茶碗,那位小姐又倒了一杯微甜的抹茶,中和適才的鹹味。碗中留有金箔,浮在深綠色的茶水上,像是夜晚的星光。
隨意逛了一下隔壁的寶物館,同樣遇到導覽員親切地跟我講解,可惜我不諳日語無法理解。
後來雨勢變大,拍照變得不好操作了。











雖然雨勢漸大,而且大到有些狼狽,但都大老遠來這了,當然繼續走下去囉。



》》畫框裡的美景,寶泉院







在三千院不遠處,依序有實光院、勝林院與寶泉院,進去都需要參拜費,我事先做了功課,知道寶泉院有特殊景色以及門票附有的茶點,雖然料金高達八百日幣,依然前往寶泉院參觀,其他就純路過拍拍到此一遊照。




這張大門的照片其實是離開時拍的,看得出雨勢又變大了。




雨中的紫色桔梗。
(撐傘單手拍攝又快門偏慢,此時覺得E-M5的五軸防手震真的有厲害)






  脫鞋走入本殿,親眼看見這番景緻。




寶泉院因法然上人和大原寺的地方官吏顯真在寶泉院有過宗派的爭論而聞名,位在勝林院的正殿西側。書院是於文龜2年(1502)重建的,另外,樹齡700餘年的富士山型的五葉松庭園也是頗具盛名。夢幻般的美麗的「畫框庭園」帶引至一個陶冶性情世界裡。





  


坐下沒多久,服務小姐端著菓子與抹茶前來。

雖然抹茶沒有一保堂那般好喝,在這般景緻下也就無限加分了。菓子不會很甜,這幾天在日本吃到的菓子,都顛覆我以往對紅豆類食物甜到膩口的印象。





享用完畢,靜靜的坐在草蓆一方,徹底遠離塵囂。
長方形框住庭園綠意,像是一捲長軸畫布,比起單純觀看庭園景色更有一種精緻的美感;前方的紅布毯更有畫龍點睛之效。


  
 


除了我,還有一些遊客,我坐在後方靜靜等待,剛巧遇到一對老夫老妻,非常有氣氛。
直到剩下我一個,為的是觀賞這樣的框景。








不用言語,我獨自享受。









》》寥落中的樸素與單純,寂光院



離開寶泉院後,繼續前往寂光院。寂光院與三千院以巴士站為中心點各處相反方向,此時雨勢稍停,於是決定返頭往寂光院前進。(完全想像不到之後的傾盆大雨會讓我更加狼狽)







京都漬物隨處可見,特別常遇見漬小黃瓜,中間串著竹籤,看起來非常美味。此時我走的口渴,我終於受不了誘惑,買了一串小黃瓜邊走邊吃。微微的昆布醬汁鹹味,搭配甜脆的小黃瓜,吃到純粹的美味。




快走到巴士站時,聞到一股醬香,原來有店家在賣仙貝。仙貝!來日本一直沒機會吃到,於是點了最基本也最熱賣的醬油仙貝。




(這張拍得非常吃力,左手的拇指與食指夾著仙貝,中指、無名指與小指夾著雨傘,右手的拇指調整光圈快門,食指按快門,真是艱辛XD)
第一次吃到熱騰騰的仙貝,非常的美味,酥脆又充滿鹹甜的香氣,美味到一度想返頭買一大包回去享用,但一陣大雨又讓我趕緊加快腳步離開。


  




雨下得更加不客氣了,完全反方向的寂光院讓我一度想放棄,因為我的鞋子與膝蓋以下的褲子全部濕透,後來心一橫:既然都濕了也不差多濕一點啦。


  


   



沿途道路幾乎成河流,我逆流而上,終於走到寂光院門前階梯。
寂光院與三千院同是代表大原地區的名寺院,以日本名著《平家物語》的舞台聞名,也作為一座尼姑庵而頗為出名;平清盛的女兒建禮門院在平家滅亡後曾隱居於此。平家在壇浦戰役中全軍覆沒,建禮門院雖也跳海自殺,但只有她一人被源氏救起。回到了京城的建禮門院在1185(日本文治1)在這裡隱居,終身祭拜在壇之浦戰役中滅亡的平氏家族及自己的孩子安德天皇。
寺院名稱與其歷史故事契合,帶有淒涼的氣氛,想像建禮門晚年於此度過晚年,不禁黯然。






寂光院秋天與三千院一樣是著名賞楓景點,冬天雪景更有深厚寂寥的味道。去除楓紅的熱鬧與雪景的點綴,更顯日常平凡的寂靜。


離開寂光院後,除了雨勢極大之外,更挾帶陣風,頗有颱風的味道。後來看新聞才知道有颱風逼近且日本其他區域有出現龍捲風。默默祈禱不會影響大後天回台的班機。
因為天氣狀況非常差又鞋子已經能自行踩出水來,於是決定先回旅館換鞋褲再重新出發逛逛街。回程我改搭京都巴士17號直達京都車站,車程約一小時,我在車上禁不住疲倦不斷打盹。
到達京都車站時雨勢依然驚人,加上肚子略餓,於是走進伊勢丹地下二樓採買小吃。京都車站旁的伊勢丹百貨地下二樓有很多便當與小菜,昨天買的串燒就是在這裡買的,人潮總是非常多,許多上班族與家庭主婦都會來這裡採買,晚上八點左右更有各家攤位在比拚大降價,搶購人潮更加驚人,在台灣難以想像百貨公司地下生鮮食品街有這種景況。

  


我買了可樂餅與雞唐揚(就是炸雞塊)解解饞。
雞唐揚的肉炸得稍微乾了一點,醃過的雞肉咬起來蠻有味多汁。


  

這個可樂餅非常好吃,在台灣我如果想吃可樂餅都會到摩斯,但摩斯的可樂餅很小,口感比較不飽滿。這個可樂餅非常厚實,只有單純的馬鈴薯泥而沒有一般會加入的玉米或碎肉,外皮炸的酥脆,好~好~吃~~(幸福貌)
另外也買了玉子燒,不過味道就普通了。




在旅館解饞完之後,雨勢也漸歇,雖然腳的電力快要耗盡,但都大老遠來到日本了還是出去晃晃吧,於是換上短褲涼鞋前往京都八条口斜對面的AEON MALL
這裡的無印良品與Uniqlo非常大,特別要提無印良品,大到我找不到收銀台在哪裡XD
大概有一般百貨公司一層樓那麼寬大(搞不好更大),因此商品非常的多,我第一次看到無印良品竟然有賣冰箱與微波爐。
我逛了好一陣子,覺得跟台灣的差不多而且沒甚麼需要買的,帶包仙貝一解下午吃到那美味仙貝的思念。
此時腳力差不多耗盡,且Uniqlo與找很久的LF專櫃我都沒有看到非常想買的衣服,AEON MALL非常的大,大概跟高雄夢時代差不多,我實在沒有力氣繼續逛(逛街戰力明顯低落),於是只提著一包仙貝就出來了。
回程途中經過7-11,於是進去逛逛,沒想到日本超商這麼好逛!買了不少零食(諸如Puree軟糖、口味眾多的Calbee),滿載零食而歸。

明天,別再噴雨了啊啊啊啊(跪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