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興福寺(五重塔)→奈良公園→東大寺→二月堂→若草山(經過)→春日大社(主殿)→鹿苑→奈良商店街→
鴨川跳烏龜 (出町ふたば) →恵文社一乗寺店
昨天看了奈良的天氣預報,知道天氣將會非常好,於是在倒數第二天才終於沒帶雨傘出門。上面這張照片就是我從旅館走到車站的必經之路,走到有點熟悉了呢。
搭乘近鐵奈良線到奈良,因為知道是終點站於是開始放鬆打盹,在車上補眠完畢。一踏出車站,立刻感受到陽光普照的熱情。
八世紀日本首都平城京建設在此地。首都遷至平安京以後,奈良被叫做南都,以日本佛教中心發展起來。是個比京都的歷史還要久遠的城市。
》》豐富的佛教歷史文物──興福寺
頂著豔陽,徒步十分鐘左右即可看到興福寺。
其中金照堂正在重建中,如我之前所提,日本人似乎非常照顧這些國寶古蹟,常常遇到維修。
在興福寺就碰見了神的使者──鹿。
奈良的鹿約有一千兩百隻,為甚麼這裡有這麼多野生的鹿兒,跟當地的神話故事有關。傳說奈良時期藤原氏創建春日大社時,從鹿島神宮迎來的神祇騎著白色神鹿而來,因此鹿的地位在這裡非常的崇高,據傳如果不慎使鹿死亡,將受天譴。於是,鹿在奈良人的供養下,代代繁衍成眾。
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自由奔放、無拘無束的鹿,牠們幾乎不怕人(搞不好人還比較怕他們XD),可以靠近拍照甚至伸手觸碰都是沒問題的。
前提是身上不能有鹿餅,感覺一拿到鹿餅牠們就會立刻變身瘋狂狀態,我躍躍欲試,但想想只有自己一個人沒得使用聲東擊西逃跑,就在一旁看人餵食的窘狀了。
這就是賣鹿餅的攤販,真是奇怪了,鹿兒都不會攻擊攤販嗎XD
興福寺後邊的南丹堂,建築造型頗有中國風。
不時會看到這個,希望大家認購磚瓦以協助寺方修建。
進入興福寺本殿需要料金,我緩步走過去,輕輕搖動殿前的銅鐘,但沒甚麼聲音,看看當地的歐吉桑,非常大幅度的晃動手臂,原來要這樣聲音才清脆響亮啊(筆記)
殿外掛有學生的書法作品,本來我以為是哪個名家寫的這麼…特別,仔細看才知道是學生寫的。
興福寺的布簾,也能見到鹿的蹤跡。
離開興福寺,沿路到處都是鹿,不只是公園裡,連人行道、馬路邊都是,完全融入行人之中。
這就是奈良,與鹿自然生活在一起的悠閒地方。
近拍,讓我想到駱駝的口香糖廣告。
往東大寺的路上,不時被鹿吸引。
這個小水桶是專為鹿設計的,上頭貼有可愛的鹿標誌。
看看這個警告標語,就知道這些外表可愛的鹿,其實也不是那麼好惹喔。牠會:咬、踢、頂、撞,活力非常充沛,所以可愛歸可愛,自己也是要多注意,特別是有拿鹿餅的XD
就我這天觀察起來,只要不拿鹿餅,其實都很和平的,也不太主動靠近人,一副懶洋洋姿態,即使你伸手過去牠也不甚在意。
看看這爸爸,拉著女兒的手要去摸鹿屁屁,小女孩怕的要命,在強迫之下終於摸了一下,之後就哭著跑走,但她發現鹿兒竟然不可怕,又自己主動靠了過去XDD
》》氣勢滂沱的宏偉寺院──東大寺
這條路走到底就是東大寺的南大門,上頭寫著「大華嚴寺」。東大寺的南大門與鹿兒,把奈良的重要代表都呈現出來了。
而南大門左右兩側,為威武的金剛力士像,目前被網子罩住,大概正在維修。
四周到處都是鹿鹿鹿,看到後來就覺得就像是台灣路上的狗兒們,絲毫不突兀了。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是由篤信佛教的聖武天皇傾國家之力而建的,工期達30年。據說光是大佛殿的屋頂,就有11萬片的瓦。是華嚴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東大寺是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另外有西大寺。歷史上,東大寺曾多次毀於火災及地震,現存遺址於1709年建造。
這天的天氣非常好,東大寺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雄偉。
遠看還沒甚麼感覺,一走近還真被震懾住了,其高其大是這幾天走訪眾多寺院所無法匹敵的。
大佛殿屋宇高度有47.5公尺,殿堂長57公尺寬50.5公尺,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但目前所見是建於1709年的大佛殿,只有最初規模的三分之二。
近距離感受千年古蹟的氣魄,只有滿滿的感動,拍了幾張照片後不禁放下相機,用雙眼來真實感受它從千年而來的沉穩力量。
大佛的鑄造始於天平19年(747年),這是一項艱難浩大的工程,大佛鑄成以後,天平勝寶4年(752年)天竺(印度)出身的僧人菩提僊那主持了大佛開眼會。大佛鑄造完成後大佛殿的建設工事又接著開始、天平寶字2年(758年)竣工。
此大佛為毘廬舍那佛,也是世界最大的銅造佛像,高有15公尺,而據說大佛頭上的髮螺,每個都如人腦袋般大小。
到大佛本尊讓人驚嘆不已,不過四周來自各國的遊客讓人難以心靜,想要拍到好的角度還要輪流排隊才能獲得好的取景位置。
或許是因為這是世界著名景點,遇到不少獨自旅行的遊客拜託我幫忙拍跟大佛的合照。(可惜並無因此有豔遇XD)
除了大佛,還有其他同樣高大的神像以及護法。
繞到大佛,有些人群騷動著,原來有人在鑽柱子的洞,而且似乎卡住了。原來如果從這個洞鑽過去,就能帶來一整年的好運。有不少人圍觀,笑看這位仁兄的窘境,最後靠著夥伴的拖拉才拔了出來。
》》眺望奈良市的美景───二月堂
從東大寺離開後,隨著指示牌往上爬,沿路爬得有些喘,登頂便可抵達二月堂。
二月堂本身大概不是一般人會來這裡的重點,目的其實是前面這片遠眺奈良的景色。
一望無際,在略為炎熱的天氣裡,獲得微風的撫慰,很是舒服。
後方泉水潺潺,伸手觸水獲得些許清涼,便拾級而下。
路上的鹿兒們非常悠閒自在的站著或躺著,對人類大多沒甚麼興趣靠近,對於人類的靠近也都冷漠閃避(除非你手上有鹿餅)。
唯獨這隻沒有躲開,對於我手中的相機頗為好奇,模樣非常可愛。
沿著山路,我繼續往春日大社前進。
往春日大社的途中,經過了若草山山腳,這時日正當中,豔陽高照,再加上時間不足沒有安排在行程之中,拍拍可愛的鹿兒之後就匆匆走過了。
走了好一陣子,實在有些疲憊又飢餓,於是在這間茶屋落腳休息片刻。
從外觀看很有嚮往中的日式氣氛,吸引很多遊客駐足拍照。
進入店家時可選擇一般座位或者需要拖鞋的日式座位,我望了望和室沒有人,就毫不猶豫的拖鞋進去。
我點了最上方的涼麵,價錢以觀光景點來說還可以接受。
外頭的座位看起來也非常棒,很有古樸的氣氛。
涼麵送上桌,搭配附上的蔥段,味道清爽美味,再加上走了不少路肚子餓得緊,三兩下就吃完了。
》》隱身山林、幅員遼闊而帶有神祕感──春日大社
到達春日大社的時候,可能正值中午許多人都去用餐了,所以獲得非常寧靜而莊嚴的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かすがたいしゃ)是一座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奈良公園內的神社。舊稱春日神社。建於和銅二年(710年)。社內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甕槌命、經津主命、天兒屋根命和比賣神。神社例祭日為3月13日(春日祭)。建設者為藤原不比等。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被登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為二十二社之一。
春日大社中由信眾貢獻的許多燈籠是非常知名的。神社內的許多銅製燈籠,以及到神社途中路旁的數百盞石燈籠在2月和8月的燈節會點亮。
雖然我來的時候沒機會看到燈節,不過光是平常的燈籠就這麼壯觀了,點燈之後肯定很美。
其中一間擺滿了點亮的燈籠,大概是讓沒機會參觀燈節的人覷得一點燈節的美麗。
每個剪影都非常迷人,像是訴說一則則神話故事,引人驚嘆。
每個剪影都非常迷人,像是訴說一則則神話故事,引人驚嘆。
離開春日大社之前,偷拍了這邊非常有特色的女神官(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稱呼),額前的紫色花朵與銀飾非常吸睛。我試了好幾次才偷拍到比較清楚的畫面,結果一旁跟團的觀光客非常大剌剌的正面拍她,突然覺得我這麼有禮貌到底是在禮貌什麼XD
在等公車時,旁邊的公園有一群年輕人在餵鹿,其中一位被鹿追的到處奔逃,他的其他朋友在旁邊邊大笑邊拍照,我在旁邊也不禁笑了出來,拍下這逗趣的畫面。
(事後親友詢問我怎麼沒有餵鹿,嗯.....因為我不想被鹿追逼的時候沒人可以救我啊XDD)
(事後親友詢問我怎麼沒有餵鹿,嗯.....因為我不想被鹿追逼的時候沒人可以救我啊XDD)
》》許多與鹿相關的週邊商品─奈良商店街
在商店街常看到這個「吉祥物」,老實說我覺得他看起來一點也不吉祥啊啊啊。所以一點也不想把他帶回台灣。
在近鐵車站裏面有簡單的商店陳列,買了一個大佛布丁邊享用邊等車,竟然等著等著就打起盹來。
其實奈良不只有這些著名景點,奈良本身的鄉鎮街道很適合慢慢走慢慢散步慢慢騎車的好地方,可惜我安排的時間不多,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在這裡住上一晚,好好認識奈良這個比京都歷史更悠久的地方。
》》一起來跳烏龜兼發呆放空吧─鴨川散步
回到京都車站,我又換了公車前往嚮往已久的鴨川河畔。
會選這個傍晚時間點,是看一本旅遊書上介紹,傍晚最適合到鴨川跳烏龜以及放鬆心情。這幾天玩下來,雖然自己出門比較能隨興自由,不過也因為第一次來,所以也算是密集安排踩點,一直保持驚嘆驚豔的情緒,處於高點久了也是會疲累的,所以刻意另外安排了好好放鬆的地方,我就這樣走近了鴨川。
會選這個傍晚時間點,是看一本旅遊書上介紹,傍晚最適合到鴨川跳烏龜以及放鬆心情。這幾天玩下來,雖然自己出門比較能隨興自由,不過也因為第一次來,所以也算是密集安排踩點,一直保持驚嘆驚豔的情緒,處於高點久了也是會疲累的,所以刻意另外安排了好好放鬆的地方,我就這樣走近了鴨川。
每一種都看起來好好吃,但我這小鳥胃實在選擇不多,況且在奈良也才吃了一個抹茶紅豆麻糬,於是就選了別人推荐的也比較經典的名代豆餅。(雖然那個栗餅看起來也很棒啊,當下非常想抓個陌生人來跟我share各種口味XD)
這裡像是台灣的堤防公園,但又沒有那麼荒涼,川邊到處都是人,但又不吵雜。有些是上班族下班後到這裡放鬆,有些是學生穿著制服在這裡聊天打屁,有些是一家大小來這裡嬉戲玩耍,其他就是像我這樣的觀光客帶著新鮮的目光四處張望著。
這個時間其實水位已經有點高,跳的人已經不多。我把握在右手的相機掛到脖子上並捧著,小心翼翼的一個個跳過去。一開始有點緊張(因為腦袋一直想著掉入河川的畫面XD),後來跳著跳著也跳出了樂趣,腳步開始輕快起來,膽子也大了,跳的速度開始變快。
夕陽餘暉閃耀在江面,這條與京都市密切結合的鴨川,貫流當地市民的心中,是這麼的自然、這麼的愜意。
我起身,拍掉身上的青草,有些不捨的離開鴨川。
》》擁有特殊氣質的書店──惠文社
(以下三段擷自網路介紹)
惠文社位於京都左京區,是一間「關於書籍種種的精品店」。
不似其他書店純粹陳列新書的做法,店內每本書籍都是經過店員的精挑細選,才介紹給所有愛書人。除了書籍之外,還販售CD、生活雜貨與衣服等商品,店內附設的生活館與Enfer藝廊,亦經常舉辦各領域藝文創作者的作品展。
店家認為,只要是嚴選商品來進貨販售的零售店,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店家都應能稱為「精品店」。而在「關於書籍種種的精品店」取代「位於京都一乘寺的書店與生活雜貨鋪」的日子到來之前,他們期許自己能秉持一貫信念、維持自我風格,永續經營這家獨特的店鋪。
惠文社離叡山電車一乘寺站不遠,走約十分鐘就到了。店面散發特殊的氣質,門口停了很多腳踏車,成為惠文社特殊景象。
我倒也不好意思在店裏面拍照,就在店外拍,可覷得一點惠文社的特殊氣質。
書店隔壁是雜貨店與藝廊,每一個陳列品都充滿了特色,如果是文具愛好者應該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藝廊正在展色鉛筆的畫作,有趣的是,畫家畫的對象都是麵包,每個看起來都很好吃,可惜裡邊不能拍照,不然真想把每種麵包拍下來。
由於要趕上叡山電車回京都的末班車,於是帶著捨不得的心情離開惠文社,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這裡逛逛。(這句話似乎說了N遍了,京都有好多地方值得再三遊訪哪。)
晚上在京都的商店街簡單逛了一下之後,帶著疲累的身子回到旅店,迅速梳洗就倒在床上瞬間睡去,本來睡前都會打一下遊記,這天電力完全用盡,所以回到台灣的N個月後才著手打了這篇有點忘記細節的遊記。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