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旅遊從五月一直延,延到了九月,本來是請旅行社安排機加酒,但服務人員除了回覆有點慢,還訂不到,弄到後來有點火氣,後來乾脆全都我自己來了。
我們家族所有成員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去過日本,如果要植入日本的第一印象,以我們家族的性質來說,大概就是京都最適合了。再加上我爸也一直很想去京都看看,於是,第一次的家族國外旅遊,安排了京都以及奈良。然後呢,導遊的工作就落到我頭上了。(其實是導遊兼翻譯兼會計)
我們家族所有成員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去過日本,如果要植入日本的第一印象,以我們家族的性質來說,大概就是京都最適合了。再加上我爸也一直很想去京都看看,於是,第一次的家族國外旅遊,安排了京都以及奈良。然後呢,導遊的工作就落到我頭上了。(其實是導遊兼翻譯兼會計)
從訂機票、訂房間、行程規劃到最後成行,花了不少時間,我想最大原因是:我太龜毛。前年自己去的時候也有類似狀況,會把細節詳盡地查好,如果不把細節事先想好,會非常的不安,再加上這次是帶著不便久走、年紀已過中年的父母,這更讓我的細節病更嚴重。從我製作的行程規劃Word檔大概可窺見一二。擔心讓他們迷路導致走太多路,所以能想到的細節都標上去了。
我大概把這次自由行的安排要點列出來,算是做個紀錄。
※ 行程切勿緊湊,要能彈性調整
這次同行的人數有五人(父母二人+兄姊我三人),重點在因為有長輩同行,不太能跟著年輕人衝衝衝,所以謹記行程別走得太緊。本來還擔心安排得太鬆,沒想到實際行走後,能踩的點比想像中還少,這樣慢慢走慢慢看其實也是很不錯的,前提是同行者喜歡這樣的步調。
而彈性調整,指的是當安排的點太多或太少時,能夠依情況調整,例如休息的次數、吃飯的地點,能夠隨機應變是很重要的。(我沒有預想會用到計程車,第二天就有點慌了手腳)
※ 遇到廁所、飲水機等就要適時提醒
這個大概不用多說,同行者有長輩的話這個就越要注意。
※ 行前大致弄清方位以及相對位置
京都公車站牌位置有時很複雜,特別是河原町四条那一帶,回去的站牌不見得在正對面,所以這部分我查得特別仔細,把轉搭站牌的位置都標出來,以免坐丟。
以及地鐵(或任何走地下的)出口,包含哪個是有電梯(攜帶大型行李時非常需要)、離轉乘處最近、離景點最近、離旅館最近等等。建議都先查好。
※ 盡量滿足所有成員的需要
安排行程時我會先問好大家有沒有甚麼特別想去的,例如有人想去逛文具店、有人一定要吃到拉麵、有人想買手帕、有人特別想去哪個點,確認好需求,再安排順路的店家或是景點,這樣大家都能盡興而歸。
※ 知道怎麼坐計程車
當累到不太能走或是錯過最後一班公車或地鐵時就會用上。要注意的是日本計程車最多只能載四人,超過人數就要找大台的計程車,偏偏我怎麼查都查不到五人計程車怎麼叫,路上也都是一般的計程車,所以最後是叫了兩台,讓後面那台跟車。最好先用手機標好地圖,直接拿給司機看,減少溝通困難的可能。
※ 可以安排有浴場的旅館
這個要看同行者有沒有人可以接受(其實也沒差大不了自己去泡XD),關於日本浴場文化可以事先查好以免冒犯他人。如果在一整天疲累之後泡個熱湯,真的是一大享受。
大概是這樣,之後想到再補。
很感謝我家人們都很配合,對於我的安排都表示滿意,一路上也都讓我蠻放心的,沒聽到任何抱怨,帶到這樣的團實在幸運XD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