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京都&奈良──DAY1


DAY1:高雄小港機場 京都車站 拉麵小路(一幸舍)








今日交通工具:JR特急列車(HARUKA)、京都市地鐵(ICOCA)


清晨天色未亮,從台南出發,雖然前一晚只睡了兩小時,倒沒有甚麼睡意,腦袋仍想著可能遺漏的東西。這次肩負著帶團的任務,我的狀態有點緊繃。

接到我表姊之後,很快就到達高雄小港機場。這次安排把車子停在大鵬停車場,使用配合的信用卡有優惠,停了六天共960元。搭乘他們的接駁車大約三分鐘就到機場,回來時只要到他們停車的地方就能接駁回停車場,算是蠻方便的服務。


這次選擇搭乘長榮航空,到達關西機場大約12點。因為是平日又是淡季的關係,通關非常快速,沒有甚麼人在排隊,在綠色窗口買好HARUKA&ICOCA的套票之後,搭乘1點16分的はるか前往京都。

原本的安排是打算在京都車站寄放行李之後,直接到伏見稻荷大社。不過事與願違,京都車站的B1有人工寄物處雖然方便,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已經額‧滿‧了,其他投幣式的也找不到空的。所以就使用B方案,先到旅館寄放行李再去伏見。

在京都車站搭乘地鐵前往旅館。前兩晚住的是夏特萊旅館 Chatlet Inn Kyoto(ホテル シャトレーイン京都),因為尚未到入住時間,行李就先寄放大廳,回來check-in時已經幫我們把行李放到房間了。

放完行李之後,大家肚子也餓了,從地鐵出口走來旅館的路上曾看到一間麵店,所以就去試試看。





到門口才發現原來是烏龍麵,扛棒寫著「宮武讚岐製麵所」。如果有吃過已在台灣展店的「丸龜製麵」,那麼他們點餐的方式是一樣自助式的。每個人各拿餐盤,跟煮麵師傅點菜,等煮完會放到你的餐盤,然後經過可以自己夾的天婦羅區域,最後再結帳。

注文的時候有點艱辛,因為日文也沒多厲害,只能英日混雜然後搭配一點手語,才知道如果是沒有配料的單純湯麵,他們只會把麵條煮給你,然後要自己去裝熱湯,湯麵與醬油湯麵都是如此。店裡有自助式的熱麥茶以及冰水,還看到別桌外國人有點啤酒,好像也不錯。




這是我點的烏龍麵,左邊是炸茄子。雖然已經忘記點了甚麼口味的烏龍麵,不過麵的嚼勁非常好,搭配稀少的湯汁,與我們習慣的湯麵不太一樣,湯少到有點像沾麵。鹹香的滋味爽口,三兩下就吃光了。吃飽喝足,記得要自己把餐盤收拾到櫃台。



本來接著要去伏見稻荷大社,但大家明顯有倦意,最後決定取消這個景點,先回旅館check-in並小憩一下,晚點再到京都車站逛逛。

大家都睡飽之後,已接近傍晚,再搭乘地鐵前往京都車站。

我們先在Porta地下街逛了一陣子(可先找好地圖以節省時間),在這裡可以約好時間地點之後分散逛街,畢竟女生跟男生看的東西不一樣,避免互等無聊。

逛街結束後,我們走到地面,從外部欣賞車站本體以及四周。這時候的京都晚上略有涼意,紛紛披上圍巾與外套。




京都車站對面的京都塔,晚上點燈之後挺漂亮的,記得可以上車站11樓的觀景台,欣賞京都塔與京都市區的夜景。

我們與京都塔合照無數張照片之後,直接搭乘電扶梯直達10樓的拉麵小路




京都車站的內部結構也甚是壯觀,整體造景也非常美麗。只是記得帶件外套,電扶梯最後會到達露天的觀景台,風吹來頗冷




電扶梯一路往上,最後會到達11樓觀景台,吃飽飯可以上去看夜景吹吹風。




10樓的拉麵小路選擇非常多,而且不定時會換店家,可以先在網站查詢。本來想好要去寶屋,沒想到已經從這裡撤店,於是隨機選了博多拉麵一幸舍




記得先買好食券再去排隊。排隊大概排了30分鐘,這部分辛苦我父母了,還好他們也沒甚麼抱怨。




因為店面位置不多,最後以2+3的方式分頭用餐。




我吃的是湯頭黑嚕嚕的味黑拉麵,有股麻油香氣,味道甘醇濃厚,湯頭喝到後來稍微膩了一點,也偏鹹,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麵條紮實,叉燒瘦肉居多。這間是此次旅途中吃的第一家拉麵,之後還會吃到別間,比較起來,這間一幸舍是我爸最喜歡的口味,其他人都覺得偏鹹。不過鹹歸鹹,味覺是非常有層次的。

如果是比較重口味的人,這間會是不錯的選擇。



吃飽肚子暖暖的,我們前往11樓觀景台欣賞京都的夜景。






嗯,以京都的夜景作為此次旅途的開場白,甚好甚好。


回到旅館,我們三位年輕人立刻去體驗浴場(我父親懶得移動、我母親不適合泡澡)。浴場泡澡我們都是第一次,一開始有點彆扭,後來也就習慣了。一整天疲累之後泡個熱水澡真的很舒服,泡完出來渾身熱呼呼的,再來一瓶冰涼的飲料,最適合喊出:「最高!」



※ 今日心得:日本人洗澡有夠久!我搓完身體之後,偷看隔壁一起進來的小姐,還在洗,所以我又多洗了一下;後來下去泡湯,泡了好一陣子,起來準備出去擦身體,偷瞄一眼,發現她竟然還在洗!之後連續幾天觀察,原來日本人洗澡都洗得非常仔細,具哥哥的說法,男湯也有一樣狀況。






留言